f1官网直播入口体育运动损伤与预防ppt中韩日产字幕09电竞平台

2025-08-12 运动伤病预防 3 admin

  自 2009 年首个 “全民健身日” 设立以来,8 月 8 日已成为健身爱好者共同的 “节日”。2025 年 8 月 8 日,我们即将迎来第 17 个 “全民健身日”。国家体育总局印发通知,将于 8 月 8 日前后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 “全民健身日” 主题活动,引导更多群众走出家门、走向运动场,在运动中收获健康与快乐!

  增强身体素质,抵御疾病侵袭:规律运动能提升心肺功能,让心脏更高效地泵血,肺部吸入更多氧气,为身体各器官提供充足能量。同时,运动可增强骨骼密度,预防骨质疏松,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,坚持散步、太极拳等运动,能减少骨折风险。此外,运动还能促进新陈代谢,帮助调节血糖、血脂,降低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几率。

  改善情绪状态,释放心理压力:当我们运动时,大脑会分泌内啡肽,这种物质被称为 “快乐激素”,能有效缓解焦虑、抑郁等负面情绪,让人感到轻松愉悦。无论是酣畅淋漓的跑步,还是舒缓的瑜伽,都能让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,帮助我们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中暂时抽离,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。

  提升生活质量,延长健康寿命:坚持健身能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,让日常活动更加轻松自如,比如爬楼梯不再气喘吁吁,搬重物也更有力气。对于老年人而言,适当运动能延缓身体机能衰退,保持独立生活的能力。研究表明,长期保持运动习惯的人,生活自理能力更强,晚年生活质量更高,健康寿命也更长。

  促进社交互动,增进人际关系:健身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,加入健身社群、参与集体运动项目,如广场舞、篮球、羽毛球等,能让我们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。在运动过程中,大家相互鼓励、共同进步,不仅锻炼了身体,还增进了彼此的感情,丰富了社交生活。

  科学健身,收获更好效果:在享受健身带来的好处时,科学健身至关重要。要根据自身年龄、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,避免盲目锻炼。运动前做好热身,运动后进行拉伸,能减少运动损伤。同时,要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,循序渐进,才能让健身效果更持久。

  一方面,聚焦各类人群健身需求。进一步聚焦老年人、妇女、农民、残疾人、少数民族、企业职工、新就业群体等各类人群的体育健身需求,提高赛事活动供给质量。今年 “全民健身日” 期间体育总局将会同全国妇联开展 2025 年全国妇女广场舞大赛,会同中国残联举办第 15 届 “残疾人健身周” 活动;开展 “全国乡村老年人体育健身线上交流展示活动”,中国职工足球联赛、中国职工乒乓球联赛,村舞、村跑等 “村字号” 赛事活动以及开展体育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工作。同时,推广 “川籍农民工运动会”“快递员健康操” 等经验做法。

  另一方面,强化各领域协同联动。在推动体教融合、家校社协同发展方面,将广泛组织 “亲子快乐跑”“家庭趣徒步” 等家庭共同参与的体育活动,以 “大手拉小手” 的形式带动青少年在运动中强意志、健身心。在强化体育科普方面,体育总局将结合世界运动会,在成都举办 “体育科普中国行” 系列示范活动,广泛普及体育科学知识,提高人民群众科学素养。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方面,将组织开展 “奋进新征程・运动促健康”——“全民健身・残健共融创美好生活”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主题示范活动,进一步推动 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 的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。体育文化宣传推广方面,将陆续推出小切口讲述各地 “我的体育故事” 系列短视频,“AI 数字人” 创新阐释运动项目文化短片等宣传产品,大力宣传中华体育精神和项目文化特点,吸引、带动群众积极参与体育运动。

  “全民健身日” 当天,多地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开放,为群众提供便利的运动场所。大家可以利用这些设施,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,开启健康生活新模式。

  设立 “全民健身日”,就是希望更多人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,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。让我们从现在开始,动起来、练起来,用运动书写健康人生,让活力与健康伴随每一天!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声明:版权声明‌:本站严格遵守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仅分享已标注来源的公开事实信息,不复制原创内容。若权利人认为内容侵权,请于30日内联系,我们将立即核实并删除。网站邮箱;leyu666@gmail.com 通知邮箱谢谢!